群青 楊恩生李國欽王汶松三人聯展
11/17/2011 - 11/29/2011

群青 楊恩生李國欽王汶松三人聯展

 

11/17/2011 - 11/29/2011

 



緣起

    台灣四面環海,在全球暖化的今日,原本海洋資源豐富的我們,如今已面臨漁業匱乏,但人類在珊瑚礁肆無忌憚的遊憩活動,更嚴重干擾、破壞了淺海的生態平衡。有感於此,我們希望透過視覺藝術呈現環保意識,並以水彩、陶瓷、攝影這三種不同媒材的生態藝術作品來呼籲、喚起觀者對海洋文化與資源的禮讚與珍惜。
    水彩畫家楊恩生以生態為其創作主題,經常優遊於自然之中,藉以刺激靈感來源,透過身歷其境與攝影紀錄當時的感動。但繪畫與攝影依舊不同,以繪畫角度來詮釋畫面時,需加強所拍攝影圖像的景深、亦需依據繪畫主題重新配置或增減所需之結構與元素、甚至修正畫面的色彩與質感,才能虛擬出畫家所需呈現的完美畫面。而過去大家對水彩不適合表達深沉厚重畫面與細緻質感的偏見,也在楊恩生的水彩畫中蕩然無存,他已將水彩的劣勢轉畫為輕鬆亮麗的優勢了。
    陶瓷藝術家李國欽運用黏土為素材,取釉藥為彩,作品歷經窯爐1270度高溫粹煉而成。其創作難度在於黏土乾濕度的拿捏,坏體間厚薄收縮的掌控,以及釉色厚薄與窯爐溫度之間的經驗累積。由於陶藝繁瑣製作過程的難度,而造就出高溫粹煉後陶瓷恆久的獨特性。亦因釉藥多變難以控制的特性,而孕育出不褪色的豐富釉色彩衣。
    海底攝影師王汶松將旅行延伸至海底世界,他認為水中拍攝最大的不同在於身體與時間的掌控。在無重量的水中,是三度空間的世界,不像陸地上能夠站立著拍攝或是用三腳架固定相機。雖然你可以利用各種天馬行空的姿勢去拍攝,但必須能隨心所欲的控制身體,才有條件涉及如何拍攝好的作品。化瞬間為永恆,海底下倏忽即逝的畫面通常只有一個快門的機會,第二次的快門經常是魚已調頭的畫面,僅有靠經驗的累積與長時間的紀錄才能將海底的瞬間化為永恆。
    藝術家們試圖以水彩、陶瓷、攝影三種不同媒材,向觀者分享其領域內的獨特視覺經驗,希望藉由藝術的語言傳遞其環境保育的理念。

作者介紹
楊恩生

創作領域:水彩
學經簡歷:臺灣師大美研所畢業
亞熱帶生態藝術協會第二屆理事長
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
臺灣師範大學生態藝術學程計畫主持人
2009「台灣水彩經典」策展人 國立中正紀念堂
2009「全球暖化,藝術之眼」墾丁鳥類藝術特展 策展人 國立歷史博物館
2009「自然香頌臺灣生態藝術發展特展」 策展人 國立臺灣博物館
2008「臺灣意象櫻花鉤吻鮭暨雪霸百景」專題展  策展人 中正紀念堂
2008「

 

楊恩生李國欽王汶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