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人類創造出語言、文字以來,就不斷使用這些符號系統彼此溝通,並描述環境中的事物與思想。若能巧妙運用符號系統,恰當的表達出使用者的感覺、情境,使接觸到的人產生共鳴,因而具有流傳的價值,就是文學作品。 文學是人類思想活動的產物,人類創作文學的思想活動植基於對外界和自身的認知,認知又來自作者對所處時空環境的體驗。所以不同的環境下,必然會出現不同的文學作品;而任何文學作品中,也必然會留下它創作環境的痕跡。 中國歷史悠久,中國文字已經使用數千年。幾千年間,以中文創作的文學作品不斷出現。由於各年代時空環境的不同,文學的風貌也各具特色,實際上文學的演變是植基於歷史的演變。也就因為如此,不同歷史時期的痕跡,都會保留在歷代的文學作品裡面,有些甚至是歷史書沒有記載的。 所以我們必須瞭解中國歷史,才能真正深入欣賞中國文學;也必須透過中國文學,才能真正洞悉中國歷史的全貌。本課程希望兼顧中國歷史與文學,講授: 歷史上的中國文學,文學裡的中國歷史。
葉言都(歷史學博士、市長官邸藝文沙龍、旅讀中國歷史講座教師) 1949年生於澎湖馬公,曾任英文漢聲雜誌研究員、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編輯、中國時報財務長、世新大學兼任講師、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。 不同歷史時期的痕跡,都保留在歷代的文學作品裡面,有些甚至是歷史書沒有記載的。因此我們必須了解中國歷史,才能真正深入欣賞中國文學;也必須透過中國文學,才能真正洞悉中國歷史的全貌。 著有《有其國必有其報:台海分治初期兩岸報業比較分析﹙1949- 1958﹚》 、歷史普及讀物《葉言都探歷史 讓我們來到南朝:尋,江南煙雨花落盡》、《葉言都探歷史 讓我們來到北朝:看,北國天下起風雲》,以及科幻小說集《海天龍戰》、《綠猴劫》(2020,《海天龍戰》32年紀念新版),曾獲第8屆時報文學獎科幻小說首獎,作品〈我愛溫諾娜〉;第11屆時報文學獎推理小說首獎,作品〈1649〉,後改編為電影《遊戲規則》。
本課程至2024年上半,已經進行到漢代歷史與文學。
漢代長達約400年,為中國古代由漢族建立的大帝國,期間皇朝的歷史幾經轉折,人物輩出,文學作品高度發展,共同構成古代中華帝國的核心時期,其重要性無與倫比。
2024年下半,本課程將繼續之前的內容,講述西漢、新莽到東漢之間的變化、東漢的特色與衰落,最終在漢末古代秩序大崩壞中結束。
【課程時間】2024/09/12-2024/12/26 周四 19:00~21:00
【課程大綱】
09/ 12|昭君、飛燕:漢宮之善女與惡女
09/26 |王莽篡漢
~~~~~~~~~~10/10國慶放假~~~~~~~~~~
10 /24 |東漢開國
11 / 14 |漢帝國後期的沉淪
11 /28 |士人氣節與黨錮之禍
12 / 12 |漢帝國後期的社會與宗教
12 /26 |上古帝國的終結:天下大亂
★課後教學錄影:報名全期學員將提供課後錄影,不會錯過任何課程內容。請假學員可以課後影片方式進行補課。
欲報名課程的新同學請先加入市長官邸藝文沙龍-學員客服LINE群組,可以與我們工作人員直接聯繫。
本官網也需要報名喔,請點選" 我要報名 "。Line帳號:@310ttkds 點選 https://lin.ee/ZGy1MXh
【繳費方式】
可以選擇匯款、臨櫃刷卡或現金付費
「匯款帳戶」
財團法人瑞興銀行文化基金會市長官邸藝文沙龍
瑞興商業銀行(代號101)城內分行 0206210534730
※匯款後請務必回覆您的帳號後五碼以利確認入帳 (請於上班時間來電:唐小姐02-23968198)
※官網圖片取自國立故宮博物院
全期7堂3,150元/單堂500元